“歌剧院行动”的别称
“巴比伦行动”最广为人知的含义,是“歌剧院行动”(Operation Opera)的另一种说法。 “歌剧院行动”指的是1981年5月7日,以色列空军对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的奥斯拉克核反应堆进行的空袭行动。该反应堆由法国设计和建造,由萨达姆·侯赛因领导下的伊拉克政府运营。
行动背景
当时,以色列担心伊拉克发展核武器,从而威胁到以色列的国家安全。情报显示,奥斯拉克反应堆可能被用于制造核武器,这成为了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的主要原因。以色列政府认为,先发制人地摧毁该反应堆是必要的,以避免未来可能面临的核威胁。
行动经过
1981年5月7日,以色列空军出动了8架F-16战斗机和6架F-15战斗机。这些飞机秘密飞越沙特阿拉伯和约旦领空,抵达伊拉克境内。在精确的空袭中,以色列空军成功摧毁了奥斯拉克反应堆。整个行动过程非常精确,也体现了以色列空军的强大实力。
行动影响
这次空袭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联合国安理会谴责了以色列的行动,认为其违反了国际法。然而,以色列辩称,其行动是出于自卫,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 从战略角度来看,这次行动延缓了伊拉克核武器计划的进程,以色列避免了潜在的核威胁。 然而,此次袭击也对中东地区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关于名称
“巴比伦行动”这个名称有时被用来指代“歌剧院行动”,可能源于该行动发生在巴比伦地区附近,或者出于某种代号保密的需要。 在军事行动中,使用代号是常见的做法,用于简化沟通、隐藏行动的真实目的。 选择“巴比伦”这一名称,也可能带有某种历史和文化意义。
结论
“巴比伦行动”主要指的是以色列空军对伊拉克奥斯拉克核反应堆的空袭,即“歌剧院行动”。 这次行动对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关于核扩散、国家安全和国际法的讨论, 至今仍是军事历史研究的焦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