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的圣徒保守 (Conditional Preservation of the Saints)

核心教义

有条件的圣徒保守的核心在于,虽然上帝主动选择并呼召了信徒,但信徒有责任回应上帝的恩典,并在信仰中持续。这意味着,信徒必须在恩典中持续,持守他们的信仰,并结出圣灵的果子。如果一个信徒拒绝持续信仰,或选择故意悖逆上帝,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失去救恩。

圣经依据

支持有条件的圣徒保守的依据主要来自于对圣经经文的不同解释。支持者通常引用那些强调信徒需要持续保持信心、行善和顺服上帝诫命的经文。例如,耶稣在约翰福音 15 章中关于葡萄树和枝子的比喻,被视为说明信徒只有持续与基督相连才能结果子,而那些不结果子的枝子会被砍掉。此外,希伯来书 6 章中关于那些曾经蒙光照却又离弃信仰的人,以及启示录中对得胜者的应许,也被用来支持这一观点。

与加尔文主义的区别

有条件的圣徒保守与加尔文主义的圣徒保守教义形成对比。加尔文主义者相信,上帝预定了那些将被拯救的人,而这些人一旦被救赎,就永远不会失去救恩。他们认为,圣徒的持续得救是上帝恩典的保证,而不是人的努力。有条件的圣徒保守则强调人需要在信仰中持续,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观点更倾向于认为救恩是“一次完成,持续确认”的过程,而不是“一次完成,永不改变”。

实践意义

有条件的圣徒保守对信徒的实践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它鼓励信徒认真对待他们的信仰,认识到他们有责任在信仰中持续成长。它也强调了谨慎、警醒和不断追求圣洁的重要性。信徒需要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检查自己的信心是否真实,是否在恩典中不断进步。这种观点有助于激发信徒对上帝恩典的感恩,并促使他们活出与信仰相符的生活。

争议与挑战

有条件的圣徒保守并非没有争议。批评者认为,这种观点可能会导致不确定感,使信徒对自己的救恩感到怀疑。他们认为,这可能会给信徒带来沉重的负担,让他们时刻担心自己是否足够“好”以至于能够得救。此外,一些人认为,这种观点可能会削弱对上帝恩典的依赖,而过度强调人的功劳。

结论

有条件的圣徒保守是一种关于圣徒持续得救的教义。它强调信徒在信仰中持续,并对他们的行为负责。它并非没有争议,但它鼓励信徒认真对待他们的信仰,活出与信仰相符的生活。 对此议题的理解,促进了对救恩的更深刻理解,以及在信仰中积极进取的实践。 对圣经经文的不同解释,则决定了其不同的神学立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