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十二章 (Matthew 12)

安息日与权威

马太福音第十二章开篇,耶稣和他的门徒在安息日穿过麦田,门徒们因饥饿而摘取麦穗吃。法利赛人指责他们违反安息日规条。耶稣引用了旧约的例子,强调安息日的设立是为了人的益处,而非成为束缚。他表明自己拥有权威,可以解释和执行安息日的律法。

医治与争议

耶稣在会堂里医治了一位手枯干的人,这再次引发了法利赛人的愤怒。他们认为在安息日治病是违规的。耶稣则通过反问来表明,为了救人性命,在安息日行善是合法的。他的行为彰显了神慈爱和怜悯的本质,并预示着他将成为救世主的使命。

耶稣的身份与使命

耶稣选择了十二个使徒,代表着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预示着新的以色列的建立。他还驳斥了法利赛人关于他依靠别西卜赶鬼的指控,强调自己是靠着神的灵赶鬼,这证明了他是神的儿子,具有神圣的权柄。耶稣警告说,亵渎圣灵的罪是永不得赦免的。

论断与善恶

耶稣指出,人的口中所说的是心里所充满的。他谴责了法利赛人的虚伪,因为他们心中充满了恶,却装作义人。耶稣强调了内心的纯洁和对上帝的真实敬畏,这远胜于外表的宗教仪式。他以此告诫众人,要结出好果子,才能证明自己是好树。

约拿的神迹

耶稣拒绝了法利赛人要求行神迹的要求,但他预言他会像先知约拿一样,三天三夜在地里。这预示着耶稣将要被钉十字架,并在三天后复活。这个预言成为了耶稣复活的象征。

结论

马太福音第十二章深刻地揭示了耶稣的身份和使命,以及他与法利赛人的冲突。它强调了内心敬畏和善行的重要性,并预示了耶稣的受难和复活。这一章为理解耶稣的教导和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