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利线 (Kerley Lines)

凯利线的分类

凯利线根据其在 X 光片上的位置和形态,主要分为三类:A 线、B 线和 C 线。 了解不同类型的凯利线有助于医生评估肺水肿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A线

A线为长而细的线状影,位于肺野上叶外侧,与胸膜平行。它们通常不常见,与肺间质淋巴管扩张有关,提示肺水肿较轻或慢性状态。 A线较少被单独发现,常常伴随其他征象。

B线

B线是凯利线中最常见的类型。它们是短的、细的、水平的线状影,位于肺野的外周,与胸膜垂直。 B线往往提示肺泡间隔增厚,这是间质性肺水肿的典型表现。 B线通常在肺底部更容易观察到,且数量和密度与肺水肿的严重程度相关。 当肺水肿加重时,B线的数量和长度会增加。

C线

C线是交叉出现的、不规则的线状影,是B线的变异。它们通常不如B线清晰,提示肺间质水肿进一步加重。 C线比B线少见,通常表示更严重的肺水肿,可能与其他肺部疾病共同存在。

病理生理学

凯利线的出现与肺间质内液体积聚有关。肺间质包括肺泡壁和血管周围的组织。当肺毛细血管内的压力增加(如心力衰竭),或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液体会渗漏到肺间质,导致肺间质水肿。 肺间质水肿会使淋巴管扩张,最终导致凯利线的形成。 在X光片上,这些液体的积聚表现为线状的不透明影。

临床意义

凯利线的出现,特别是B线,是诊断心源性肺水肿的重要影像学依据。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凯利线的数量、分布和与其他影像学征象(如肺纹理增粗、肺门血管增粗)的结合,来评估肺水肿的严重程度、病因和疗效。 除了心力衰竭,凯利线也可见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肺水肿,如肾衰竭、输液过多、肺部感染和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与管理

针对凯利线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引起肺水肿的潜在病因。 例如,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物。对于ARDS,治疗可能包括支持性护理、氧疗和呼吸支持。 积极的治疗措施有助于减轻肺水肿,凯利线通常会随着病情好转而消失。

结论

凯利线是胸部X光片上提示间质性肺水肿的重要征象。通过识别不同类型的凯利线,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可以评估肺水肿的严重程度、病因,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凯利线的理解,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肺水肿患者,改善预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