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苄西林 (Ampicillin)

药理作用

氨苄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合成,从而导致细菌细胞壁的损伤和细菌的死亡。其作用机制与青霉素类似,但由于其化学结构上的差异,氨苄西林具有更广的抗菌谱。

适应症

氨苄西林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包括:

  • 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和鼻窦炎。
  • 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和肾盂肾炎。
  •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组织炎。
  • 消化系统感染,如伤寒。
  • 脑膜炎。

需要注意的是,氨苄西林对病毒感染无效,且对耐药菌株的作用有限。

用法用量

氨苄西林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具体剂量取决于感染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年龄。通常,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次250-500毫克,每6小时或8小时一次。儿童剂量则需要根据体重计算。

在服用氨苄西林期间,应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可随意停药。

不良反应

氨苄西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 恶心、呕吐和腹泻。
  • 皮疹和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 念珠菌感染,如鹅口疮。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氨苄西林。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谨慎使用,并咨询医生。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应慎用,并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结论

氨苄西林是一种有效的抗生素,在治疗多种细菌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其可能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问题,使用氨苄西林时应严格遵循医嘱,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维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