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腓距韧带 (Calcaneofibular Ligament)

解剖结构

跟腓韧带的长度约为2-3厘米,宽度约为5-7毫米。它从腓骨外踝的尖端发出,斜向后下方,跨过距骨的外侧面,最终附着于跟骨外侧面的外踝下方。韧带走行于腓骨肌腱的后方。在踝关节屈曲和伸展时,跟腓韧带的张力会发生变化,这有助于踝关节在各个运动范围内的稳定性。

功能作用

跟腓韧带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踝关节的过度内翻。当足部向内翻转时,跟腓韧带会受到拉伸,从而阻止距骨相对于腓骨的过度内翻。此外,跟腓韧带也协助维持踝关节的矢状面稳定性。在日常活动中,例如行走、跑步、跳跃等,跟腓韧带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护踝关节免受损伤。

损伤类型与诊断

跟腓韧带最常见的损伤是踝关节扭伤,通常是由于足部突然内翻或过度内旋所致。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踝关节扭伤可分为三个等级:

  • 一级扭伤:韧带轻微拉伸,无明显撕裂。
  • 二级扭伤:韧带部分撕裂,出现中度疼痛和肿胀,踝关节活动受限。
  • 三级扭伤:韧带完全撕裂,出现剧烈疼痛,踝关节不稳定。

诊断踝关节扭伤通常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包括触诊压痛点、评估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稳定性。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光片、核磁共振成像(MRI)。X光片主要用于排除骨折,MRI可以清晰地显示韧带的损伤程度。

治疗与康复

跟腓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对于轻度扭伤,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包括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止痛药、物理治疗。对于中度或重度扭伤,可能需要石膏或支具固定,以促进韧带的愈合。在某些情况下,例如韧带完全断裂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康复训练在踝关节扭伤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复训练包括:

  • 活动度训练:逐渐恢复踝关节的活动范围。
  • 力量训练:增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
  • 本体感觉训练:改善踝关节的平衡和协调能力,预防再次受伤。

结论

跟腓韧带是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和防止踝关节内翻损伤至关重要。踝关节扭伤是跟腓韧带最常见的损伤类型,早期诊断和適切な治疗对于恢复踝关节功能至关重要。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预防再次受伤,重返运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