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则
运气平等主义的核心思想在于区分两种类型的运气:选项运气 (option luck) 和环境运气 (brute luck)。选项运气指的是个人在可控的、有意识的赌博或选择中承担的风险及其结果。例如,一个人决定投资股票,他/她就承担了潜在的收益和损失。环境运气指的是个人无法控制的、纯粹的意外事件,例如疾病、自然灾害或先天的生理缺陷。
根据运气平等主义,正义要求社会纠正由环境运气造成的劣势。这意味着,社会应该提供某种形式的帮助,以补偿那些因为疾病或意外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然而,由选项运气造成的不平等,则被认为是可接受的。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的选择而遭受损失,运气平等主义并不主张社会去补偿。
理论依据与实践
运气平等主义者认为,这种观点符合道德平等的基本原则。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地尊重和关怀。而环境运气造成的差异,是对这种平等原则的违反,因为它使得个人的命运受到他们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维护道德平等,社会有义务纠正这些不公正。
在实践中,运气平等主义通常意味着支持一种复杂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普遍的基本收入、医疗保健、失业救济等等。同时,它也可能意味着对那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但仍然陷入困境的人提供有限的帮助。这种观点常常引起争议,因为区分选项运气和环境运气可能非常困难,而且执行起来可能导致对个人自由的过度干涉。
批评与争议
运气平等主义受到了来自多个方面的批评。其中一个主要批评是,区分选项运气和环境运气在实践中难以操作。许多看似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实际上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机会等等。此外,运气平等主义可能导致对个人责任的过度强调,从而忽视了结构性的不公正。例如,一个贫困地区的人可能“选择”从事低技能的工作,但这种选择实际上是受到其有限的教育和就业机会的约束。
另一个批评是,运气平等主义过于关注结果平等,而忽视了过程的公正。一些批评者认为,即使结果不平等,只要过程是公正的,那么这种不平等也是可以接受的。例如,如果两个人在公平的条件下参与竞争,那么胜者获得更多资源,失败者获得更少资源,这种不平等就是可以接受的。
结论
运气平等主义是一种有影响力的分配正义理论,旨在纠正由运气造成的不平等。它在促进社会公平和保障个人福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上的挑战,例如区分选项运气和环境运气的难度,以及对个人责任的强调程度。对运气平等主义的讨论,持续推动着我们对公平、正义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