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机制
达肝素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发挥抗凝作用。首先,它能够与抗凝血酶 III 结合,加速抗凝血酶 III 对凝血酶和 Xa 因子的抑制。其次,达肝素对 Xa 因子的抑制作用比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更强,这与其分子量大小和结构有关。这种选择性的抑制作用使得达肝素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应用
达肝素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和肺栓塞 (PE):尤其是在进行外科手术或长期卧床的患者中。
-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 Q 波心肌梗死:用于改善预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血液透析时预防体外循环的血栓形成:通过抑制凝血,防止血栓在透析器和血管通路中形成。
- 辅助治疗其他血栓性疾病:如某些类型的脑卒中。
给药方法与注意事项
达肝素通常通过皮下注射给药,也可用于静脉注射。给药剂量和频率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目的。在使用达肝素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如抗 Xa 活性。对于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症、活动性出血以及对肝素过敏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或禁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出血风险增加、注射部位疼痛、血小板减少症等。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并及时调整剂量。患者还应注意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和华法林等。
药代动力学
达肝素的生物利用度较高,皮下注射后吸收迅速。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清除,半衰期较长,这使得其给药频率相对较低。与其他低分子量肝素相比,达肝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结论
达肝素钠是一种重要的低分子量肝素,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良好的疗效和相对安全性,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和出血风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