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什维克 (Bolsheviks)

起源与发展

布尔什维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大会上,围绕着党纲、组织结构和成员资格等问题,党内出现了分歧。列宁及其追随者主张建立一个纪律严明、由职业革命家组成的先锋队,以领导工人阶级进行革命。他们获得了多数票,因而得名“布尔什维克”,而反对派则被称为“孟什维克”(少数派)。

尽管在名称上获得了“多数”的地位,但布尔什维克在最初几年中,党内的实际支持者并不总是占优势。然而,列宁坚定的领导、灵活的策略和对群众的支持,使得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思想与纲领

布尔什维克的思想根源于马克思主义。他们认为,俄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必须首先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无产阶级专政”等理论,并强调在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可以通过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布尔什维克的纲领主要包括:推翻沙皇专制、实行土地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他们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认为这是实现其政治目标的唯一途径。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

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沙皇统治被推翻。在此之后,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力迅速扩大,他们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逐渐占据了彼得格勒苏维埃(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的多数席位。

1917年10月(公历11月),布尔什维克发动了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它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内战与巩固政权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面临着严峻的内忧外患。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试图推翻苏维埃政权,爆发了残酷的内战。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动员了全国的力量,建立了红军,最终战胜了白军,巩固了政权。

内战期间,布尔什维克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粮食征收、国有化等措施,为战胜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但也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结论

布尔什维克是20世纪初俄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力量。他们在列宁的领导下,通过革命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实践以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至今仍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