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与构成
第二转位主要应用于三和弦、七和弦和九和弦。对于一个三和弦,第二转位意味着第五音(如C大三和弦的G音)成为低音。对于一个七和弦,情况稍复杂,取决于七和弦的类型,但原则相同:通常,第五音(或在某些七和弦中,可能是第七音)是低音。例如,在C大七和弦(C-E-G-B)的第二转位中,G音成为低音。
第二转位的特点
第二转位的和弦通常具有特定的声学和功能特性。由于根音不再是最低音,这种排列方式会改变和弦的声音,使其听起来更加开放、不确定或“悬空”。
音响效果: 第二转位使得和弦的低音更加突出,但同时也减少了和弦的“根基感”。这可以用来制造悬念,或为音乐增加额外的色彩。
功能应用: 在和声进行中,第二转位和弦有时被用作过渡和弦,连接其他和弦,特别是在终止式中,可以用来增强最终解决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属七和弦到主和弦的解决时,如果属七和弦是第二转位,可以营造出更强烈的张力。
不同和弦的第二转位
三和弦:
以C大三和弦(C-E-G)为例,它的第二转位是G-C-E。第五音G成为最低音。
七和弦:
以C大七和弦(C-E-G-B)为例,第二转位是G-B-C-E。第五音G成为最低音。
九和弦:
九和弦的转位更复杂,取决于九和弦的性质和组成。但基本原理仍然是,通过改变最低音来改变和弦的音响效果。
结论
第二转位是和弦的一种重要排列方式,通过改变和弦的低音,影响其音响效果和功能。了解第二转位对于理解和声进行、分析音乐作品以及进行音乐创作都至关重要。它在和声写作中被广泛应用,为音乐增加了多样性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