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 (Fungal Keratitis)

病因

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角膜外伤,例如植物性物质(如树枝、叶子)进入眼睛。此外,不洁的隐形眼镜护理、眼部手术后的并发症,以及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也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在农业环境中,真菌感染的风险尤其高。

症状

真菌性角膜炎的症状通常包括:

  • 眼红
  • 眼痛
  • 畏光
  • 视力模糊
  • 流泪
  • 眼睑痉挛

初期症状可能与细菌性角膜炎相似,但真菌性角膜炎的发展通常更为缓慢。未经治疗,病情会逐渐恶化,角膜可能出现溃疡、脓肿,甚至穿孔,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

诊断

诊断真菌性角膜炎通常需要详细的眼科检查。医生会检查角膜的状况,并可能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更仔细的观察。实验室检查,如角膜刮片培养,对于确定感染的真菌种类至关重要,这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角膜活检。

治疗

治疗真菌性角膜炎通常需要积极的抗真菌治疗。这包括局部应用抗真菌眼药水或眼膏。在某些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真菌药物。除了抗真菌治疗,医生还可能开具其他药物来缓解炎症和疼痛,例如散瞳剂。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预防

预防真菌性角膜炎的关键在于避免角膜外伤。在从事园艺、农业等可能接触植物的活动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对于隐形眼镜佩戴者,应严格遵守正确的护理程序,定期更换镜片和镜片盒。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眼部产品,并在出现眼部不适时及时就医。

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眼部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失明。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至关重要。通过了解病因、症状和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保护视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