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宁–奥布霍夫长度 (Monin–Obukhov Length)

定义与意义

莫宁–奥布霍夫长度通常用字母”L”表示。它由苏联科学家Andrei Monin和Alexander Obukhov提出,用于量化浮力在湍流动能收支中的作用。具体而言,它表征了湍流产生的机械力和浮力(由温度或湿度差异引起)之间的平衡。

当大气不稳定时,地表加热导致空气上升,浮力起主要作用,L为负值;反之,当大气稳定时,地表冷却抑制空气上升,浮力减弱,L为正值。|L| 值越小,表明浮力对湍流的影响越大。因此,莫宁-奥布霍夫长度是描述大气湍流的重要参数,它的大小和正负可以指示大气边界层的稳定性。

计算方法

莫宁–奥布霍夫长度的计算涉及多个物理量,包括摩擦速度(u*)、地表感热通量(H)、空气密度(ρ)、比热容(cp)和卡尔文–普朗克常数(κ)。其公式为:

L = – (u*3 * T) / (κ * g * (H / (ρ * cp)))

其中:

  • u* 是摩擦速度,代表了由于地表摩擦引起的湍流强度。
  • T 是平均绝对温度(单位:K)。
  • κ 是卡尔文–普朗克常数(von Karman constant),约为0.4。
  • g 是重力加速度。
  • H / (ρ * cp) 是地表感热通量(单位:K m/s)。

应用领域

莫宁–奥布霍夫长度在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

  • 大气边界层研究:用于分析大气边界层的结构、湍流特征和能量传输过程。
  • 天气预报:改进天气预报模型,提高对近地层大气状况的模拟精度。
  • 环境监测:评估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预测空气质量。
  • 农业气象学:研究作物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优化农业生产。
  • 风能评估:用于风能资源评估,确定风力发电场的最佳位置。

通过对莫宁–奥布霍夫长度的分析,科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近地层大气的复杂动力学过程。

结论

莫宁–奥布霍夫长度是描述大气边界层内浮力影响的重要参数,它为研究湍流特性、大气稳定性和地表通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莫宁–奥布霍夫长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大气物理过程,并应用于环境监测、气象预报和能源评估等多个领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