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性格拉姆矩阵 (Controllability Gramian)

可控性定义

如果对于任意初始状态 $x(t_0) = x_0$ 和任意期望状态 $x_f$,存在一个输入 $u(t)$ 在有限时间 $[t_0, t_f]$ 内,使得系统的状态从 $x_0$ 转移到 $x_f$,则称该系统是可控的。换句话说,可控性是指系统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其状态可以在有限时间内被任意控制的能力。

格拉姆矩阵的定义

可控性格拉姆矩阵,通常用 $W_c(t)$ 表示,定义如下:

$W_c(t) = \int_{0}^{t} e^{A\tau}BB^T e^{A^T\tau} d\tau$

其中,$e^{A\tau}$ 是矩阵指数,表示状态转移矩阵。格拉姆矩阵是一个对称的半正定矩阵,它提供了关于系统可控性的重要信息。

可控性判据

基于可控性格拉姆矩阵,可以得到以下可控性判据:

  • 系统是可控的,当且仅当可控性格拉姆矩阵 $W_c(t)$ 是正定的,即 $W_c(t)$ 的所有特征值都大于零。
  • 或者,系统是可控的,当且仅当可控性格拉姆矩阵 $W_c(t)$ 的秩等于状态向量的维数 $n$,即 $rank(W_c(t)) = n$。
  •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 $W_c(t)$ 比较复杂,因此通常采用计算可控性矩阵的方法进行判断。可控性矩阵 $C$ 定义为:$C = [B, AB, A^2B, …, A^{n-1}B]$。系统是可控的,当且仅当可控性矩阵 $C$ 的秩等于状态向量的维数 $n$,即 $rank(C) = n$。

格拉姆矩阵的应用

可控性格拉姆矩阵除了用于判断系统的可控性外,还可以用于:

  • 状态空间实现:在状态空间实现过程中,可以使用格拉姆矩阵来评估状态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优化系统的实现。
  • 模型降阶:格拉姆矩阵可以用于降阶模型,通过保留与系统输入和输出相关性较强的状态,降低模型的复杂性。
  • 控制律设计:在设计控制律时,格拉姆矩阵可以用于计算状态反馈增益,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结论

可控性格拉姆矩阵是控制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提供了判断系统可控性的有效工具,并可用于状态空间实现、模型降阶和控制律设计等多个方面。理解和应用格拉姆矩阵对于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