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下小脑动脉 (AICA – 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前下小脑动脉起源于基底动脉,供应小脑的前下部、脑桥的外侧部分、以及延髓的一部分。AICA 在脑干和周围的小脑半球之间蜿蜒,其供血范围包括小脑的绒球、小脑中间半球的腹侧部分、以及脑桥外侧的神经核团。AICA 的分支还参与供应内耳,包括听神经和前庭神经。AICA 的病变,如血栓形成或动脉瘤破裂,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包括面瘫、听力损失、眩晕、以及小脑性共济失调。
后下小脑动脉 (PICA –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后下小脑动脉起源于椎动脉,是椎动脉最大的分支。它供应小脑的后下部、延髓的后外侧部分,以及第四脑室的脉络丛。PICA 在小脑表面形成复杂的血管网络,其主要分支供应小脑的蚓部、半球的后下部以及小脑扁桃体。PICA 的供血范围广泛,包括控制协调、平衡和姿势的重要区域。PICA 梗死会导致延髓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综合征),表现为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面部感觉缺失、以及对侧肢体痛温觉缺失等症状。
临床意义
小脑下动脉的病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通常表现为卒中或血管性疾病。由于小脑和延髓的功能多样,其病变会导致多种症状,包括眩晕、共济失调、恶心呕吐、吞咽困难、以及感觉障碍等。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小脑下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以及必要的手术干预。
结论
小脑下动脉是小脑的重要供血动脉,其病变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了解前下小脑动脉 (AICA) 和后下小脑动脉 (PICA) 的解剖、供血范围和病理生理学,有助于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