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伊希的发现
1911年,伊希(Ishi)的“发现”是人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伊希是雅希族(Yahi)的最后一位成员,一个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存的土著部落。他在野外被发现后,被带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人类学博物馆。这个事件为人类学家提供了研究和记录一个濒危部落文化的机会,但同时也引发了伦理和文化保护方面的问题。
1910年代的文化人类学发展
在这一时期,文化人类学开始逐渐成熟,并发展出不同的理论流派。主要关注点在于对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并尝试从文化角度解释人类行为。弗朗茨·博厄斯(Franz Boas)等人类学家提倡文化相对论,强调每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反对以西方文化为标准的优越论。
田野调查的兴起
1910年代,田野调查作为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逐渐确立。人类学家开始深入到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通过参与观察、访谈和收集资料,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结构。这种亲身参与的研究方法,为人类学提供了更可靠的资料和更深入的理解。
结论
1910年代的人类学,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奠基时期。伊希的发现和文化人类学理论的兴起,为人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田野调查,人类学家开始关注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多元性,为后续的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研究方法。尽管这一时期也伴随着伦理和社会问题,但它推动了人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