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骨额突 (Frontal process of maxilla)

结构与形态

上颌骨额突的形状大致呈板状,其主要特征包括:

  • 额面 (Facial surface): 面向外侧,与额骨相连接,构成面部的外侧轮廓。
  • 鼻面 (Nasal surface): 面向内侧,形成鼻腔外侧壁的一部分,并与鼻骨、筛骨等相连接。
  • 眶面 (Orbital surface): 构成眼眶内侧壁的一部分。
  • 上缘: 与额骨相连接。
  • 下缘: 与上颌骨体相延续,构成鼻腔的前缘。

连接与功能

上颌骨额突通过与周围骨骼的连接,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护作用。其主要连接包括:

  • 与额骨连接: 上颌骨额突的上缘与额骨连接,形成额鼻缝,构成面部的上部边缘。
  • 与鼻骨连接: 上颌骨额突的鼻面与鼻骨连接,共同构成鼻背的一部分。
  • 与泪骨连接: 上颌骨额突的眶面与泪骨连接,参与形成泪囊窝,保护泪囊。
  • 与筛骨连接: 上颌骨额突的鼻面与筛骨相连接,形成筛骨切迹。
  • 与下鼻甲连接: 上颌骨额突支撑下鼻甲。

上颌骨额突的功能主要在于:

  • 支撑面部结构: 作为面部骨骼的一部分,上颌骨额突为面部提供重要的支撑。
  • 保护重要器官: 参与构成眼眶和鼻腔,保护眼球和鼻腔内的重要器官。
  • 参与咀嚼功能: 间接影响咀嚼功能。

临床意义

上颌骨额突的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通常是由于面部外伤导致。骨折可能影响面部外观,甚至导致眼球或鼻腔的损伤。对于上颌骨额突的骨折,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或CT扫描,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治疗方案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可能包括保守治疗、复位固定,甚至手术治疗。上颌骨额突的炎症或肿瘤也可能发生,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结论

上颌骨额突是上颌骨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结构和位置对于面部形态、眼眶和鼻腔的保护至关重要。了解上颌骨额突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面部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