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粪性腹膜炎 (Meconium peritonitis)

病因与病理生理

胎粪性腹膜炎通常是由于肠道阻塞或穿孔引起的。导致肠道阻塞的原因包括:先天性肠闭锁或狭窄、胎粪性 ileus(新生儿肠梗阻)、肠扭转和巨结肠。肠道穿孔则可能由于这些阻塞引起的压力增加或肠壁缺血坏死。当胎粪进入腹腔时,会引起化学性腹膜炎,导致腹腔炎症、液体积聚和粘连形成。

诊断

产前诊断通常通过超声波检查进行。超声波的发现可能包括:腹腔积液、肠管扩张、钙化(由于胎粪释放引起的腹膜炎反应)和肠穿孔的迹象。产后诊断则基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手术发现。新生儿可能出现腹胀、呕吐、呼吸困难和休克等症状。X射线检查可能显示腹腔内钙化。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腹腔结构信息。最终诊断通常需要在手术中证实。

治疗

胎粪性腹膜炎的治疗涉及多学科合作。主要治疗目标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解除肠道梗阻和修复肠道穿孔。治疗措施包括:

  • 静脉补液和电解质平衡。
  • 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
  • 手术: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包括:
    • 腹腔引流以清除胎粪和积液。
    • 修复肠道穿孔或切除坏死肠段。
    • 造瘘术以减轻肠道压力。

术后护理包括:营养支持、呼吸支持和预防并发症。

并发症

胎粪性腹膜炎的并发症包括:腹腔粘连、肠梗阻、败血症、呼吸衰竭和短肠综合征。长期并发症可能包括生长迟缓和神经发育问题。

预后

胎粪性腹膜炎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发症、出生体重、是否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以及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早期诊断和积极的治疗可以改善预后。生存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儿是否有其他合并症以及手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

结论

胎粪性腹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围产期疾病,需要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多学科合作,包括产科、新生儿科和外科医生的共同努力,对于改善患儿的生存率和长期预后至关重要。持续的随访和支持性护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