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波里拿主义 (Apollinarism)

亚波里拿留的生平与思想背景

亚波里拿留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神学家,他曾与亚他那修等正统教父一同对抗阿里乌主义。然而,在阐述基督的神人二性问题时,他提出了与传统教义相悖的观点。他的思想深受柏拉图主义的影响,试图用希腊哲学的概念来解释基督教的信仰。

亚波里拿主义的核心主张

亚波里拿留认为,耶稣基督拥有神性,但其人性是不完整的。他认为,耶稣基督的肉体是人的肉体,但其心灵(nous,即理性灵魂)被神性的“逻各斯”(Logos,即道)所取代。换言之,耶稣基督只有一个本质,即神性,而人性仅存在于肉体层面。亚波里拿留试图以此来解释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如何统一。他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基督的人性受到罪的污染,同时保证基督的神性完整。

亚波里拿留的主张基于他对人性的理解。他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灵魂、感性灵魂和植物性灵魂三部分组成。由于罪恶源于理性灵魂,因此基督的神性取代了耶稣的理性灵魂,确保了耶稣的无罪性。这种观点直接挑战了正统基督教关于基督“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的教义。

亚波里拿主义的争议与影响

亚波里拿主义在教会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它的核心问题在于它否认了基督拥有完整的人性。教会认为,如果基督没有完整的人性,那么他无法真正地救赎人类。因为“未被假设的就无法被救赎”。换言之,只有基督完全地成为人,才能真正地承担人类的罪。

亚波里拿主义最终在公元381年的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上被谴责为异端。教会坚持认为,基督拥有完全的神性和完全的人性,两者在位格上联合,但本质上并无混淆。尽管亚波里拿主义最终被教会所否定,但它在早期教会神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使教会更清晰地阐述基督论,为后世的基督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结论

亚波里拿主义是早期教会中一个重要的异端思想,它挑战了基督教关于基督的神人二性的正统教义。虽然亚波里拿主义最终被教会所否定,但它推动了教会对基督论的深入思考,为正统基督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帮助确立了基督的神人二性的基本原则。亚波里拿主义的出现,使得教会更清晰地认识到保持基督的完整神性和完整人性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救赎的奥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