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界弱回波区 (Bounded Weak Echo Region, BWER)

形成机制

BWER 的形成与雷暴中的上升气流密切相关。在超级单体雷暴中,强烈的上升气流会将地面附近的雨、冰雹等向上的水凝物抬升。这些水凝物到达一定高度后,由于气流的辐散和冰晶的增长等原因,其雷达反射率会降低,从而形成相对较弱的回波区域。BWER的存在表明雷暴具有强大的上升气流,这为冰雹、强风和龙卷风等极端天气现象提供了产生条件。

雷达特征

从雷达观测的角度来看,BWER 主要表现为在雷达回波图像中,一个相对较弱的回波区域被更强的回波所包围。这个弱回波区域通常位于雷暴的上升气流区,上方会有一个或多个悬挂回波,下方可能会伴随着强烈的降水。其形状和大小可以反映出雷暴的强度和组织结构。BWER 的垂直延伸高度和形状变化是判断雷暴演变的重要依据。

与天气现象的关系

BWER 与多种恶劣天气现象密切相关,特别是龙卷风。研究表明,BWER 通常出现在龙卷风发生的前期,是龙卷风形成的一个重要 precursor。此外,BWER 也与冰雹、强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密切相关。通过监测 BWER 的出现和演变,气象学家可以对这些极端天气现象进行预警,从而减轻灾害损失。

监测和预警

气象部门利用多普勒雷达等先进设备,对 BWER 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分析 BWER 的位置、形状、大小和演变,结合其他气象数据,可以对雷暴的强度和发展趋势做出评估。当探测到 BWER 存在时,气象部门通常会发布相应的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防范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危害,例如冰雹、大风和龙卷风等。这种预警对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结论

有界弱回波区是超级单体雷暴的重要雷达特征,是强上升气流的直接体现。BWER 的存在与多种恶劣天气现象相关联,例如龙卷风、冰雹、强风等。通过对 BWER 的监测和分析,气象部门能够更准确地预报强对流天气,为社会提供重要的气象服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