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斯特拉斯纳编辑系统 (SES) 于 1988 年由艾伦·斯特拉斯纳发明,旨在简化视频编辑流程。这些系统最初基于 DOS 操作系统,后来发展到 Windows 平台,为非线性编辑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SES 专注于提供类似于专业 CMX 编辑系统的用户界面和功能,但价格更为亲民,使得个人和小型工作室也能进行专业的视频编辑。
技术特性
SES 系统通常包括一个键盘控制器、一个或多个视频源和录像机以及一个监视器。用户通过键盘输入编辑命令,控制视频源的播放、停止、编辑点设置,并进行转场效果的添加。 其核心功能包括:
- 剪辑点 (In/Out Points) 设置
- 编辑指令 (Edit Commands): 包括拼接 (Assemble)、插入 (Insert) 等
- 转场效果 (Transitions): 涵盖淡入淡出 (Fade)、划像 (Wipe) 等
- 时间码同步 (Timecode Synchronization): 用于精确控制视频设备
- 控制多种视频设备的能力
发展与影响
在非线性编辑系统普及之前,SES 在视频编辑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它们为许多视频专业人士提供了最初的编辑体验,并促成了后来更加先进的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发展。 SES 系统的出现降低了专业视频编辑的门槛,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触视频制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SES 系统逐渐被功能更强大、更易用的非线性编辑软件所取代。
尽管如此,SES 系统在视频编辑历史中仍具有重要意义,它代表了从硬件控制过渡到软件驱动的编辑方式的早期尝试。
与 CMX 系统对比
SES 编辑系统的设计目标之一是模仿 CMX 编辑系统,CMX 系统是当时专业视频编辑领域的主流标准。 SES 试图提供类似的界面和操作流程,但价格更为经济。 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 价格:SES 系统通常比 CMX 系统便宜得多,更容易被个人和小型工作室负担得起。
- 硬件:CMX 系统是专门设计的硬件系统,而 SES 是基于个人电脑的软件控制系统。
- 功能:尽管 SES 提供了 CMX 的许多核心功能,但其功能和性能无法与专业的 CMX 系统相提并论。
结论
斯特拉斯纳编辑系统是视频编辑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推动了视频编辑技术的普及,为非线性编辑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虽然它已被更先进的软件所取代,但它对视频制作领域的影响不容忽视。